学科服务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介绍
时间:2024年12月20日 10:48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刊于1958年,汇集了国内报刊公开发表的人文社科学术研究成果的精粹,是由专业编辑和业界专家进行精选、分类、编辑,形成“精中选精”的最终成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坚持“同行评议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复合评价”理念,积极开展学术评价理论研究与应用推广,定期发布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学术论文转载指数排名、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机构/作者、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等评价成果。基于学术评价标准的复印报刊资料二次文献转载,被学术界和期刊界视为人文社科领域中客观公正、影响广泛的学术评价标准之一。

【 全文数据库 】

本数据库囊括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内容源于“复印报刊资料”系列纸质期刊。由专业编辑和学界专家依循严谨的学术标准,对海量学术信息进行精选整理、分类编辑,最终形成优中选优的精品成果库。

收录年限:1995年至今。

【 数字期刊库 】

本数据库以原刊原版方式作内容呈现,同时展示年份与期数,便于查看具体刊物及内容。按刊物类别,数字期刊库分为复印报刊资料系列、原发刊系列。

收录年限:1995年至今。

【 专题研究数据库 】

本数据库内容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特色”与“精选”的结合。该库主要设有29种专题,其中包括中国立法、司法、政治、民族、社会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共收录35余万篇文章,每个专题里面又下设若干子库。

【 中文报刊资料摘要数据库 】

该数据库收集16种专题文摘。文摘内容是经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的专业人员提炼和浓缩的学术资料。数据量大,涵盖范围广,便于用户快速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把握研究动态。

收录年限:1993年至今。

【 中文报刊资料索引数据库 】

该数据库为题录型数据库,在促进报刊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可让用户及时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状况和热点问题。

收录年限:1978年至今。

【 目录索引数据库 】

该数据库汇集了“复印报刊资料”各刊的全部目录。每条数据包含多项信息,包括:专题代号、类目、篇名、著者、原载报刊名称及刊期,选印在“复印报刊资料”上的刊期和页次等。

收录年限:1978年至今。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创刊于1958年,至今为止,已经有55年的历史。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文献是由有经验的专家、学者遴选出来的。精选浓缩这个学术学派的发展状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以繁荣学术为宗旨,以社会发展需求、学科繁荣及对热点问题的探讨为标准,从不迎合某一社会思潮或欣赏倾向及个人的价值取向。"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在文科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门、公共图书馆、以及高层领导决策机关的图书馆是必予订购收藏的对象。"资料"已成为目前国内一个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影响深广的名副其实的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料库。"资料"事实上已经成了刊中刊、刊上刊,成为图书信息部门倍受重视的典藏重点,成为教师备课,学生做作业,科研工作者选题和进行学术研究,领导进行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是图书馆生存的根本。而大力开发利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就是为了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美国国会图书馆曾经做过统计,认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始终位于该馆中文图书借阅率之冠。在我们图书馆中,有关部门、有关领导和广大读者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他们普遍得益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帮助。有些书籍和决策方案就是在充分利用这套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我们可以说这套资料是研究人员、专家学者、决策人员研究问题,提高全区人民素质的良师益友和不可或缺的助手。

1、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收集范围广泛

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中央和地方报刊、大专院校学报、社会科学专业报刊与图书等均属选材对象。核心期刊无一例外被收录,现已有专题120多个;新创办的报刊,随时列入选材范围。全部为精选出来的优秀文献。精选对于读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

2、结构合理完备

学术资料分类科学,并紧跟经济、政治和学术的发展适时进行修订,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其门类覆盖了全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及一些实际工作部门。

3、大型、集中、系统、连续、灵活

使分布零散的学术资料得以精选汇总,实现有序化,并具历时性;便于集中检索和开发利用。